很多人覺得抽脂好像只是「把脂肪吸掉」,就能變瘦、變漂亮。其實不是喔!抽脂是一種外科手術,會影響到血液循環、免疫系統、淋巴排水,甚至腎臟。
所以,抽脂醫師除了要會「抽」,還要懂得全身的變化,才有辦法把病人照顧好。
今天我想用簡單的方式,告訴你抽脂為什麼可能會休克,休克又為什麼會傷到腎臟,甚至需要洗腎。最後,我也會分享我在臨床上怎麼避免這些風險。
休克簡單來說就是「血壓掉下來,器官收不到血」。在抽脂裡,主要有四種原因:
有些抽脂機器會用到能量加熱,把脂肪變軟、變液體,再抽出來。聽起來很方便,但能量太強就會「燙壞」裡面的脂肪層,甚至連肌肉也受傷。
身體遇到這種「大面積燙傷」,會立刻啟動緊急反應,導致「燒傷性休克」。
👉 舉個例子:
你會發現,單單抽腿,就足以讓身體進入休克狀態。更可怕的是,2–6 小時內就可能開始出現尿量減少、心跳加快這些危險訊號。
脂肪不是軟綿綿的油,而是包在纖維網裡的「固體」。如果麻醉液打得不夠準,醫師就只能硬扯,結果容易傷到血管,大量出血。
出血太多,血壓掉下來,身體會拼命啟動凝血機制,但凝血因子一下子用光,最後變成「全身到處出血又到處塞血塊」——這就是 DIC。
一旦走到這一步,器官會缺血壞死,很快進入休克。
傳統抽脂後,很多診所會要求病人穿緊緊的塑身衣。這看起來像是「防止腫脹」,其實問題很大。
因為脂肪層裡有很多淋巴管,抽脂時一定會破壞一部分。淋巴需要時間修復,才有辦法把多餘的水排掉。如果你外面再硬壓一層,淋巴被壓扁,水更出不去,就會「越壓越腫」。
嚴重時,甚至可能變成「腔室症候群」(Compartment Syndrome),血流被擋住,肌肉和神經會缺血壞死,甚至導致休克。
我的作法是 顯微套管抽脂:
淋巴修復的時間表
怎麼知道淋巴還沒好?
👉 減少淋巴受傷的方法:
有人想一次把全身的脂肪都抽光。聽起來很爽,但對身體是災難。
因為單次抽超過 5000 ml,身體可能直接失衡,引發「免疫風暴」:血壓掉下來、全身發炎,最後休克。
所以全身一次抽完,不是厲害,而是拿命去賭。
腎臟最怕缺血。當血壓掉下來,腎臟第一個出事。
時間一久,腎小管壞死,變成急性腎衰竭。救不回來,就只能一輩子洗腎。
抽脂不是「小變美手術」,而是一門全身性的大學問。
我的原則很簡單:安全第一。
抽脂表面看起來只是「吸脂肪」,其實背後有很多人體平衡的挑戰。
只要謙虛、專業,把安全放在第一位,美麗就不用拿健康來交換。
李咏馨醫師顯微套管抽脂,採用特殊腫脹麻醉技巧,把抽脂手術風險降至最低,但只有局部麻醉抽脂是不夠的,抽脂安全是每個步驟環環相扣,脹麻液施打量與速度應適中、藥物劑量計算正確、避免系統性麻醉、避免嗎啡類藥物、避免靜脈點滴等,在專業的醫療團隊做好萬全準備的條件之下,才能將抽脂風險降至最低。